中央广播电视总台3·15晚会曝光老坛酸菜方便面所用酸菜料包是“土坑酸菜”后,不少超市下架相关产品。近日,在昆明部分超市老坛酸菜方便面重回货架,一起出现在货架上的还有云南嵩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《行政建议书》等文件。文件表示供应商所供应的近期酸菜料包,均有自检报告和外检报告。“老坛酸菜面重回超市货架”,该新闻一度冲上了微博热搜第一的位。(中新社)
一时间,“酸菜”俨然与“土坑酸菜”挂等号,甚至到了人见人嫌的境地。而在网络段子的二次演绎中,“酸菜”更是被玩成了烂梗,成了一个散发恶心的、避之不及的意象。局面至此,早就超越了就事论事、理性避险的范畴。若是长此以往,必定会伤及无辜,造成不可逆的消极影响。
此番,老坛酸菜面重回超市货架,可说是一次及时的澄清正名和拨乱反正。若是因为个别无良企业害群之马,就一竿子打翻一船人,乃至对整个酸菜产业全盘否定、全面封杀,这无疑是不公平、不明智的。正所谓“冤有头债有主”,土坑酸菜的始作俑者,乃是“湖南插旗菜业”。并且,也没有证据表明,土坑腌酸菜是全行业的普遍做法——既然如此,实在没必要搞扩大化打击一片。
事实上,每个人都有自我保护的应激机制。面对风险,在情势不明朗、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,稳妥起见一并抵制所有酸菜类食品,情有可原、无可厚非。然而,时至今日,在各地专项检查力证清白,乃至出具材料证明背书的情况下,如果继续对酸菜不分青红皂白“污名化”,确乎是有些不合时宜了。“老坛酸菜面重回超市货架”,买或不买,当然是消费者的自由。只不过,之于这一话题的讨论,还是应该审慎负责才是,无脑跟风、冷嘲热讽,并不高明。
“老坛酸菜面重回超市货架”,这不是什么“劣迹食品”复出,而是“清白企业”昭雪。秉持“过罚相当”,才有基本的公义。那些诚实守信种菜、腌菜、卖菜的从业者,何罪之有?让他们为“败德同行”的所作所为买单,何理之有?捍卫食品安全,离不开精准治理。只有让合法合规的经营企业得到市场的“奖励”,才能推动良币驱逐劣币。“带着文件卖老坛酸菜面”,其中所传递的职能部门呵护市场主体的善意,难能可贵。
突发情况往往会带来强烈的心理冲击,平复余波想必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。但,需要警惕的是,“事件性影响”转化成负面的刻板印象乃至系统化歧视。如今能重回货架的老坛酸菜泡面,都与“土坑酸菜”的涉事企业无关。酸菜行业的“幸存者”艰难再起步,对此我们至少不应先入为主,至少不要冷嘲热讽才是。
免责声明:市场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!此文仅供参考,不作买卖依据。
免责声明:本网站所有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请自担。
上一篇: 12种口味创新,康师傅对拌面市场再升级!
下一篇:最后一页
随着天气逐渐转暖,适宜夏天食用的美食纷纷成为了各品牌的主打产品,也成为了消费者购物时追捧的对象,推陈出新不断。小食代注意到,方便面
大国食代,国货崛起。随着新生代的兴起,加之中国传统文化审美的复兴,一个个爆款赋予新国货不同以往的形象。与此同时,新一代消费者对健康
4月,中国航天将再次冲上热搜。 从1天到6个月;从1个人到3个人,中国一次次刷新太空驻足记录,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已经进入返回倒计时。3月
3月历来财报季,即将过去的三月对于资本市场来说,可谓风起云涌——中概股退市疑云、债务压力、疫情固态复萌……港股情绪一度低迷。但与...
2021年,一个新的世界格局正在酝酿之中,战略博弈的核心在于经济领域,发展良好的国民经济是我们制定战略目标时最坚实的基础。我们也可以看
3月28日,方便食品领头企业康师傅发布2021年报。年报数据显示,2021年康师傅方便面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84 48亿。另尼尔森数据,2021年康师傅